当前位置: 林业外网门户 > 集团概况 > 信息公开 > 特定功能类企业 > 阿龙山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 报告摘要

阿龙山森林工业有限公司2023年度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24-08-31   来源:森工门户

财务会计报告摘要: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龙山森林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以森林经营、管护为主业的国有二级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50785740103961k。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资产总额95751万元,负债总额4752636.9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为48224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10万元,利润总额为72.51万元。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0万元。全年上缴税费259.53万元。

2023年董事会报告摘要:截至2023年底,董事会成员共9名,其中外部董事4名,职工董事1名,4名董事会成员进入党委领导班子。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4个专门委员会。

阿龙山森工公司紧紧围绕自治区、森工集团发展战略,认真履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认真负责、勤勉尽职、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科学、严谨、客观的工作态度,自觉参与各项重大事项的决策,努力维护公司及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力保障了公司2023年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公司着力健全完善董事会制度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保障董事会规范高效运行的制度体系。以《公司章程》为公司各治理主体运作的根本法则;以《关于印发〈阿龙山森林工业有限公司董事会工作规则〉的通知》《董事会权责清单》《经理层权责清单》《关于印发〈阿龙山森工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制度,强化董事会决策功能,明确管理责任,确保董事会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以《阿龙山森工公司落实董事会职权实施方案》以及涉及董事会职权的战略与投资、提名、薪酬与绩效考核、审计与风险、担保管理、负债管理、捐赠管理等制度为具体实施举措。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相互对应,从不同维度和层面为董事会履职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增强干部职工生态保护建设主业主责意识,积极组织打击破坏林木、盗采盗挖倒卖泥炭藓、非法挖砂取石、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林长制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建立了林长制责任体系,提升保护管理科学水平;强化“预防、保障、扑救”三大体系建设,压实防灭火责任,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提高火源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完成额尔古纳河流域退化林修复秋整地任务。全面完成2023年森林抚育工作任务。森林经营质量全面提升;完成病虫害防治任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达标,切实维护林区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建立了林长制责任体系,林长制年度督察考核内容合格;健全了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提高了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林木采伐凭证采伐率达到100%。建立了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和信息系统,确定公司林地管护面积356815公顷,区划管护责任区43个,面积落实和管护责任落实率均达到100%。

精心谋划产业发展布局。立足公司实际,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途径,不断构建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公司绿色产业发展进程。依托“三山两化一条河”丰富旅游资源,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已形成以奥克里堆山为重点的初步旅游发展规划,将积极融入林区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积极争取社会投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设偃松、蓝莓红豆、赤芍等封育保护基地,抓好林下资源开发利用;2023年重点培育西伯利亚红松482.6万株,年底在圃苗木1178.5万株,可为2024年造林提供476.8万株优质苗木,为自给自足和走向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好2024年碳汇数据库推进工作,持续完善“一库三平台”建设,完成样地监测,拓宽碳汇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推进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实施创建一流企业行动,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坚定不移推进“两个一以贯之”,完成党建入章,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入推进“大起底”和“清廉国企”行动,优化组织机构设置。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在与森工集团能够形成有效对接的基础上,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开展定编、定岗、定责工作,实现“人、岗、事、责”合理匹配。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对现有公司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组建层级分明的架构与内控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完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岗位说明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机制。优化职能配置,加快“三项制度”改革,对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进行“废、改、立”,制定修订多项制度规则。做深做实全员绩效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推进实施了定主业、定机构、定职能、定员额、定机制、定薪酬“六定”工作。实施了全员绩效考核,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健全了工作绩效决定报酬的市场化机制,生产一线职工实行完全计件。

科学制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年度资金预算制度,做好各类预算和计划,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预算外事项严格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确保依法依规使用资金。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构建权责清晰、约束有效、科学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力推进新会计准则执行及全级次网络化核算工作,完成计提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作。持续规范国有资产管理、阳光采购管理。

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严格财务资金管理。按照年度资金预算依法依规使用资金,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执行阳光采购制度。强化风险管控,防范债务风险,规范融资担保行为,建立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应收款下降工作走在林区前列。严格成本费用计划,严控临时费用支出。电费、煤炭供暖、办公费、招待费、油脂材料费等同比大幅下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完善薪酬分配机制,推行以岗定薪,强化经营业绩考核和职称聘用管理,绩效工资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做好公开招聘工勤技能人员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对生产经营重点行业和油库、加油站等关键区域开展常态化安全监管。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及时对闲置设施设备封存、维护、报废和调剂,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