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林业外网门户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内蒙古森工集团2023年度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24-08-27   


【2023年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简称  内蒙古森工集团公司

外文名称  China Inner Mongolia Forest Industry Group Co., Ltd.

法定代表人  张  良

企业性质  国有独资

注册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兴安中街29号

经营范围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造林和更新;森林经营和改培;森林防火和航空护林;森林管护和日常巡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木育种和育苗;林产品采集和加工销售;经济林培育;碳汇开发交易;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油脂石化产品供应销售;路桥房屋维修施工;林业科技服务;林业信息通讯服务;投资与资本运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价格认证;林业工程建设监理;林产品检验检测;生态损害司法鉴定;国际贸易;旅游资源开发;国内旅游业务;航空旅游;住宿餐饮交通服务;旅游商品设计销售;旅游中介服务;森林康养;森林食品生产销售;食用菌栽培;中草药种植;花卉种植;动物饲养;水产养殖;医药和酿酒制造加工和销售;矿泉水开发;有色金属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等。(以市场监督管理机关核定的经营范围为准)

办公地址及联系方式(邮政编码、网址)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兴安中街29号

(邮政编码022150、网址https://www.nmgsg.com.cn/)

企业简介  内蒙古森工集团是全国五大森工集团之一,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区属大型特定功能类企业,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托,经营保护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所辖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的9个旗市,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9.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39%,生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经中国林科院评估为7858亿元/年。集团总部有职能部门22个,派出机构1个,直属机构45户,从业人员4.1万人。


【2023年公司治理及管理架构】

森工集团领导

张    良      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11月任职)

闫 宏 光(蒙)  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1月任职,9月离职)

陈 佰 山(蒙)  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1月离职)

恩和特布沁(蒙)  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2月任职)

牛 广 忠      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董事(6月任职)

赵 宝 军      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6月离职)

周 艳 昌      森工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6月离职)

蔡 志 强(蒙)  森工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谭    民      森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6月任职)

关 立 春      森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7月任职)

王    永      森工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6月任职)

陈 林 涛      森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6月任职)

曹 起 武      森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6月离职)

赵 春 雨      森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11月离职)

王    伟      森工集团副总经理(12月任职)

张 铁 军      森工集团董事会秘书


外部董事

赵    清      森工集团外部董事

王 岐 山      森工集团外部董事

李 东 华      森工集团外部董事

胡    静      森工集团外部董事(9月任职)

张 巨 明      森工集团外部董事(7月离职)

白 建 平      森工集团外部董事(11月离职)


组织机构

森工集团总部职能部门(22个)

1.纪   委

2.党委组织部(领导人员管理部)

3.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

4.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

5.机关党委

6.党委巡察办

7.工会(团委、红十字会)

8.发展规划部

9.财务部(国有资产管理部)

10.集团管理部

11.人力资源部

12.信访办

13.森林资源管理部

14.森林经营部

15.应急事务部(防火办)

16.天然林资源保护办公室

17.自然保护地管理部

18.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办公室

19.审计部

20.法律事务部

21.基本建设部

22.综合服务部


派出机构(1个)

产业事业部


特定功能类企业(19个)

1.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阿尔山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2.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绰尔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3.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绰源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4.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乌尔旗汉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5.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库都尔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6.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图里河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7.内蒙古伊图里河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8.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根河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9.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金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0.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龙山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11.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12.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得耳布尔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13.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莫尔道嘎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14.内蒙古克一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5.内蒙古森工集团甘河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16.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吉文森林工业有限公司

17.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阿里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8.内蒙古大杨树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19.内蒙古毕拉河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功能保障类单位(16个)

1.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

2.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3.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4.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5.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生态研究院(科技部)

6.中共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党校(职工培训中心)

7.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社会保险和再就业第一办事处

8.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社会保险和再就业第二办事处

9.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社会保险和再就业第三办事处

10.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

11.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防治(种子)总站

12.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

13.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

14.林海日报社

15.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信息中心

16.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兰牧骑


商业竞争类企业(10个)

1.内蒙古森工集团兴安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2.牙克石泰加林宾馆有限责任公司

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内蒙古大兴安岭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5.北京森兴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驻京联络办)

6.秦皇岛森屿康养服务有限公司

7.呼和浩特市大兴安岭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驻呼联络办)

8.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9.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0.根河市比利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生产经营情况】

营业收入方面。森工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8.9亿元。

重点项目方面。金河冷极村、阿尔山金江沟温泉度假区、额尔古纳河界河旅游码头项目按进度推进。

生态保护方面。完成退化林修复60万亩、占地植被恢复2.76万亩、森林抚育290万亩、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22万亩。高效扑救29起森林火灾,森林受害率0.2‰。开展有害生物监测面积1.21亿亩、防治面积260万亩,实施松材线虫专项普查5985万亩。


【2023年重大事项】--重要人事变动


森工集团董事会董事变更情况

截至2022年底,公司董事会董事名单:

公司董事长:陈佰山

公司董事:闫宏光

公司董事:赵宝军

公司副董事长:关立春

外部董事:白建平

外部董事:赵清

外部董事:李东华

外部董事:王岐山

外部董事:张巨明

截至2023年底,公司董事会董事名单:

公司董事长:张  良

公司董事:恩和特布沁

公司董事:牛广忠

外部董事:赵  清

外部董事:李东华

外部董事:王岐山

外部董事:胡  静


森工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情况

截至2022年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名单:

公司总经理:闫宏光

公司总会计师:周艳昌

公司副总经理:曹起武

公司副总经理:牛广忠

公司副总经理:赵春雨

公司总经济师:陈林涛

公司总工程师:王  伟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铁军

截至2023年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名单:

公司总经理:恩和特布沁

公司副总经理:谭  民

公司副总经理:关立春

公司总会计师:王  永

公司副总经理:陈林涛

公司副总经理:王  伟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铁军


【2023年履行责任情况】

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系统推进主题教育各项重点任务,自治区第十五巡回指导组对森工集团主题教育开展情况总结评估结果为“好”。制定加强作风建设实施细则,深入实施廉洁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推动清廉国企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好团结奋斗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任务清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各项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职工文体活动。

安全责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严格制度落实、紧盯重点场所和行业领域,突出林区消防管理、森林可持续经营、道路交通、森林旅游、森林防灭火、非煤矿山、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自治区五十三条具体措施落实落地。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全面围绕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道路交通安全、高空作业等领域举办安全培训班381期,实现了培训全覆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并逐一推动整改,林区总体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经济责任: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全力打造“一冷一热、一南一北”旅游品牌,金河冷极村、阿尔山金江沟、额尔古纳河界河旅游码头等重点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得耳布尔卡鲁奔湿地体验营地、大兴安岭旅游运输车队等项目建成运营。满归伊克萨玛、阿里河相思谷景区晋升AAA级旅游景区。莫尔道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有序推进,满归旅游度假区获评“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积极融入自治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局,发挥森林食品产业链“链长”作用,大力发展森林食品、饮品、中草药等林下经济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碳汇的多重效益,将社会资金引入生态建设、导向低碳发展,与包钢集团、远景科技集团等企业签订碳汇交易合同。

社会责任:森工集团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全力支持属地改善基础设施,S302、S303、G331等重点路段工程进展顺利。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节点路、场部通硬化路全面完工。第七期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主干光缆全线调通,规划基站建成投入使用,第八期、第九期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全部开工,林区公网覆盖率持续提升。年度局址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项目全面完成。组建森工集团红十字会,开展“光明行”、“健康心”等系列公益行动。深入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夏送清凉等帮扶救助工作;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一助一”、“多助一”活动。积极拨付扶持职工发展家庭经济增收致富。申请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资金开展“森工集团职工健康服务项目”,为林区职工提供远程视频即时医疗服务、绿色就医通道等;与自治区总工会女工委协调,首次将林区女职工“两癌”筛查项目列入自治区筛查范围。


【2023年职工权益维护】

组织召开森工集团一届二次职代会,开展“聚合力 促发展”职工代表提案征集活动,集团一届二次职代会共收到提案83条,其中65条立案受理或列为建议,涉及生态保护、转型发展、经营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充分体现了广大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管理的政治责任感。修订并在集团一届二次职代会上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指导各直属单位规范召开职代会,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


【2023年报告摘要】


内蒙古森工集团2023年董事会工作报告摘要

(一)董事会制度建设及运转情况

董事会设置和制度建设情况。截至2023年末,森工集团有7名董事,其中内部董事3名、外部董事4名,形成了专业背景多元、从业经验丰富,决策水平高,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结合实际调整了董事会战略与投资、提名、薪酬与绩效考核、审计4个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董事履职机制健全。进一步明晰了“两会一层”权责边界,不断提升董事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

董事会运转情况。会议召开情况。全年召开董事会12次,其中现场会3次、通信会9次。共审议议案57项,其中财务类17项、产业类13项、基建类9项、制度类6项、改革类3项、其他9项。董事履职情况。各董事认真履职,按期出席董事会和专业委员会,充分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保证了董事会科学决策;参加自治区国资委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3次。全年外部董事林区调研2次,赴伊春和吉林森工调研1次,围绕生态保护、产业发展、规范董事会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1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3篇,为企业提供了智库保障。

董事会沟通情况。建立覆盖会前、会中、会后的董事会决策沟通机制,保障董事会科学、审慎决策。一是优化服务保障。坚持信息对等原则,董事会办公室定期编制重大信息、汇总最新政策、市场动态、行业分析等,为董事提供参考。定期整理经营、财务、投资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二是完善沟通协商机制。董事会成员之间及议案提报部门之间充分探讨,确保重大经营事项在决策前充分酝酿、凝聚共识。会议灵活运用现场、通信等组织形式,会议决策中充分听取、采纳意见建议并严格执行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定期反馈机制。三是加强监督指导。进一步加强董事会与党委、经理层日常工作联络,加强对经理层行权履职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工作落实。积极指导各子企业落实董事会职权,优先做实董事会的重大经营决策权、对经理层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权,推动子企业董事会规范运作、有效履职。

(二)董事会决策的重大事项情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国资委党委、自治区国资委工作要求,扎实做好了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公司章程的修订和修改,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投资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重大投融资、资产重组、资产处置、产权转让、资本运作、担保、工程建设,编制年度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弥补亏损方案,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防范化解风险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